善用Garmin 高爾夫球大數據解析你的成績,突破球技瓶頸!
By你好傳媒GOLF高爾夫雜誌總編輯 翁崇家 Joshua Weng
透過 Garmin Approach S62 高爾夫 GPS 智慧手錶 與 Garmin GOLF 應用程式的擊球數據,你能夠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球技強項與短桿,進而對症下藥,在球場上拿出更亮眼的表現!
去年東京奧運為台灣贏得史上首面高爾夫獎牌的旅美好手潘政琮,在接受採訪曾表示,他每一年賽季結束後,都會去檢視自己在美巡賽的各項數據統計與排名,哪些部分表現較好?哪些較差?好的繼續維持,差的部分努力尋求改善。
即便是像小潘這樣的美巡賽選手,依舊兢兢業業地持續強化自己的弱點,提升競爭力。那你呢?心裡想著要打出更好的成績,但實際上做了哪些努力?或許你會說,我又不像美巡賽選手一樣,有那麼詳細的數據可以參考,我不知道自己的桿數究竟花在哪裡,要怎麼對症下藥?
沒問題,就讓 Garmin Approach S62 來幫助你。
數位計分卡:賽後檢討清楚直觀
誠如我在之前幾篇測試文章裡所說的,Garmin Approach S62 確實是目前市面上功能最強大的高爾夫GPS手錶。在球場上,它就像是位隨伺在旁的專業桿弟,提供所有你需要的擊球相關資訊、甚至選桿與進攻建議。而在球場外,搭配 Garmin Golf 應用程式,它又成為腦袋最靈光的資訊分析師,能蒐集你的所有擊球數據並加以分析比較,將你的球技強項與短板清清楚楚地攤在你眼前,一覽無遺。「喔!原來我的七號鐵平均距離只有142碼…」
我們先從最直觀的數位計分卡功能來看起。當你打完一場球並把資料同步到手機後,打開 Garmin Golf 應用程式,點選計分卡,你就能看到自己的逐洞成績與表現。
如上圖,我在台灣高爾夫俱樂部(老淡水)打出86桿,前九46、後九40桿。抓了一鳥,六洞打帕,八洞柏忌,三洞雙柏忌。開球上球道為12/14、上果嶺率4/18、推桿30推。如果你把手機橫擺(圖2),計分卡更會顯示出你每一洞的上球道、上果嶺與推桿數,一目暸然。
更直觀的是,數位計分卡裡的「GPS擊球軌跡」功能,能讓你回頭去審視自己每一洞的每一桿軌跡。容我自嗨一下,我在老淡水par 4第11洞(圖3)先用五號木桿開了200碼上球道,然後用六號鐵採控制型打法從143碼外將球送上果嶺,一推抓鳥!
這種「上帝視野」的擊球軌跡,能讓你在打完球後一洞一洞地重新檢視自己的表現,哪一洞哪一桿沒打好?桿數花在哪裡?清清楚楚。就我在老淡水的這場球,很明顯開球表現相當出色,高達85.7%的上球道率是超水準演出;推桿也不差,30推對我來說已是很棒的數字;但僅22%的上果嶺率就有點可憐了,顯見鐵桿的準度是最大罩門。
更棒的是,你只要按下數位計分卡頁面右上角的旗竿圖案,就能進入你在這座球場的球場統計資料。以我為例,我在使用 S62 之後總共在老淡水球場打過5場球,平均桿數是88桿,平均上果嶺率為18%(鐵桿真的很不準)、平均每洞推桿數為1.8、上球道率則是53%(歪左21%、歪右26%)、最遠開球距離則是在par 5第15洞:257碼。
那麼,在我打過的球場中平均桿數最低的是哪一座?答案是東華,打過四輪球,平均86桿。所以,多謝Garmin,我知道下次有人找我抓球要約哪裡了…
我的球袋:真實的平均距離
除了數位計分卡與球場統計資料,在「我的球袋」裡,你能夠清楚得知你每號球桿的「真正」平均碼數,而非你「一廂情願」認知的距離。如果你在配戴S62下場打球時,在打完每一桿都會如實地填入你所使用的球桿號數,或者購買一套 Approach CT10 來裝在你的每一支球桿握把上,在累積足夠的場次與數據後,你每號球桿的平均碼數將會非常準確。如此一來,你更能夠做出更正確的選桿與進攻策略。
以我而言,隨著年齡逐漸向長春組靠攏,我的鐵桿距離也日益縮水。六號鐵平均154碼、七號鐵平均142碼…雖然不太願意面對這樣殘酷的現實,但是,這反而能讓我在進攻果嶺時更有自知之明地選擇正確的球桿,更常把小白球送上果嶺。
表現統計資料:認知你的球技強項與短板
在Garmin Golf應用程式裡,另一個最值得你花點時間去察看的資訊,便是「表現統計資料」了。這裡會顯示出你的差點、9洞與18洞的最佳桿數、以及最近10回合的平均桿數等。很明顯的,在最近多場九字頭成績後,唉,我的差點正逐漸升高中…
至於「揮桿總覽」則透過 Garmin 的大數據資料庫,讓你得知你的開球、進攻果嶺球、短桿與推桿和相似差點的球友相比,孰優孰劣。如下圖,我的開球略優,但進攻果嶺球與短切都略差。於是,頁面最下方便出現了這行字:在下一場比賽花點時間練習短切球。
如果你想更深入地去了解自己的球技各方面狀態。點入「檢視詳細資訊」頁面,你就能看到自己在開球、進攻果嶺球、短切與推桿(這兩者需搭配CT10)的詳細資訊。
以開球為例,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每一記開球的落點圖示、以及上球道率(47%)、歪左(24%)或歪右(29%)的比率。像我這樣歪左或歪右比例差不多的最麻煩,還是只能瞄球道中央打,然後祈禱球別歪太多。如果你的球是失誤時歪右邊的比例明顯較高,那就很簡單了,盡量瞄準球道左側,替自己留下較大的容錯空間。
至於進攻果嶺球,更能讓你清楚看到自己進攻果嶺時的結果。以我來說(圖8),我的按標準桿上果嶺率(GIR)僅14%,如果不論GIR(不管你是第幾桿攻果嶺都算),則是26%,而打短在果嶺前高達51%、歪到右邊去12%、左邊8%、打過頭則是4%。這很清楚地揭露一個事實:我的失誤通常是打短。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選桿太小,高估了自己的擊球距離,或者扎實打出好球的機率太低了。
透過 Garmin Approach S62 與 Garmin GOLF 應用程式的大數據,讓我對於自己目前的球技強項與短版有了最真實的認知。和相近差點的 Garmin 使用者相比,我的開球表現算是前段班的,但上果嶺與短桿就是後段班了。
所以呢?該好好花時間去磨利鐵桿與短桿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