備戰越野百公里超馬-日本 2023 KUMAGAWA REVIVAL TRAIL 107K 全紀錄

文 / 江晏慶

2022年11月轟轟烈烈地完成FXT極限鐵人三項賽後,有人問到我關於2023年度的運動員生涯計畫,我心中浮現了一個聲音,便隨口說出: 「回歸越野超馬賽事!」沒想到,不久之後上帝便把機會帶到我身邊…

12月份我收到了來自特瑞科技的社長邀請,參加2023年3月11日於日本熊本舉辦的越野超馬賽事KUMAGAWA REVIVAL TRAIL (簡稱KRT),我報名的是「球磨川」100K的組別,確認參賽後,我便開始著手規劃接下來的備戰計畫。距離上一次跑100K,已經是7年多前的事情了呀! 今非昔比,現在自己身具多重角色,可利用的訓練時間和過去相比相距甚遠,如何善用知識和技術,有效率的備賽,是成敗的關鍵。這篇分享我記錄了每個階段重要的記事,以及如何準備比賽的邏輯,希望能夠提供想挑戰超長距離越野賽事的讀者一些實用的幫助!

現階段的生心理背景

週期規劃

備賽過程中的重要訓練記事

圖片來源: 我的Garmin Connect訓練行事曆

12/15之後我開始恢復訓練,主要以公路山路的MP(馬拉松強度)為主,一週會有1~2次的登山車騎乘與游泳訓練。12/30~1/6我感冒了,為了讓感冒恢復完全,我決定全休,1/7我開始恢復跑步,1/8完成了一次26K的公路山路長跑,確認身體完全恢復後,趕緊開始接下來的訓練計劃。12月份算是勉強完成恢復跑感的第一階段任務。

我仍然是以公路山路的Easy和MP強度為主,越野為輔,逐漸累積跑量。但也因為缺少越野跑的專項訓練,為接下來四躍林道的期中檢定賽埋下未爆彈。

1/19~1/30的年節長假,是我非常重要的訓練小週期,我做了幾次Back to Back的訓練,像是1/26~1/28連續三天登山車強度騎乘+22K越野跑+32KMP公路跑的安排,讓我對自己的耐力與恢復建立了不少信心。

賽前倒數30天,2/11四躍林道60K-完美的痛苦經驗

記得上一次全身抽筋到不能動作,是在2021年的XTERRA Taiwan越野鐵人三項賽上,那時候我甲狀腺亢進仍在治療中。這一次,沒有甲亢的問題,純粹是因為自己準備的不夠「專項」,以為四躍「林道」真的都跑在高可跑性的林道上,而忽略了串聯林道間山頭的陡爬升和陡下降,特別是陡下股四頭肌群離心收縮的能力不足,讓我在40K之後吃盡苦頭,在連續陡降之後的10K公路我完全沒辦法跑,每前進一步都讓大腿痛到不行,勉強用登山杖快走回到終點。抵達終點後,大概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只能待在原處,等待全身輪流抽筋的狀況緩解。

「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」,在四躍林道之後,我看見自己的驕傲,謙卑的抓緊時間訓練缺少的部分,特別是越野跑專項的訓練。並把登山杖升級為更輕量化的等級,幫助我在超長距離賽事上能夠更省力。抽筋造成後續肌肉疼痛的影響約持續3天,我努力在最短的時間內透過結構治療和代償點療法來恢復,如此一來,四躍林道對身體所造成的「破壞」就有機會轉變為「建造」,最後我大約花了一週的時間恢復到狀態上,在周末完成了輕度的Back to Back訓練 (兩天的越野跑訓練,總里程35K/總爬升2800M_輕鬆的強度)。四躍林道的慘痛經驗,是一個月之後我能在KRT賽事順利完賽的關鍵! 感謝主,祂的視角總是和我們不一樣。

Back to Back

這中文好像不容易翻譯到它的精髓,我姑且把它稱之為「超量累積」訓練吧!

操作方式是在短時間當中(一般常見的單位是48小時),累積多次大質量的訓練。這樣的訓練法有個好處,比起一次跑一個超長距離,分成多次進行中間可以有充足的休息時間,訓練的強度與恢復也都會比較好。例如: 48小時內進行50K,配越野超馬比賽強度。那我就可以規劃成週六上午跑20K、傍晚跑10K,次日清晨跑20K,分別在不同的地點。如此一來,比起一次跑50K,對身體的疲勞就不會那麼大,很快的就可以再進行下一次的訓練。我在四躍林道後,大約進行了3次這樣子的練習,對我非常受用! 在場地的選擇上,我將所有高強度的訓練都安排在山徑上,並認真練習登山杖,同時把握每一次的恢復時間,做了相當多的結構治療和自我筋膜放鬆,讓我能夠將這些訓練好好的吸收存留。

2月包含四躍林道賽事的里程與爬升,看似少於1月份的總量,但實際上更為專項,這是我在KRT賽事挑戰的訓練週期中最為關鍵的月份。

2/26~3/5,是KRT比賽的前一週,我知道自己準備的並不充足,但身體素質維持得不錯,因此我決定繼續訓練,把握最後身體可以吸收的期間,將有氧耐力和速度再提升上來。這樣子的做法對於一般人不太適用,要在比賽前繼續做高質量課表有兩個前提,第一,對象要是長期訓練、基礎不錯的選手,第二就是這名選手的恢復工作要做得很扎實。

3/5是東京馬拉松,我打算以賽代訓、不刻意調整,用8成力左右下去跑。當週包含東馬,總跑量約92K,其中大多是MP強度的訓練,最終東馬的成績是2小時52分,以我目前準備越野跑專項來說,是可以接受的程度,我也大概知道自己目前的體能狀況了,接下來剩下一週的調整期,就是專注於恢復了。

KRT是禮拜六,因此我有5天可以休息,把東馬週的訓練好好消化吸收。3/6回到台灣之後,我去了一趟游泳池放鬆、抓一下水感,畢竟KRT之後還有XTERRA亞錦賽的挑戰。次日開始,每一次跑步的距離都沒有超過8K,完全就是放鬆的完成,感受身體的狀態和觀察代償是否又跑出來,立即想辦法解決,同步也請結構調整師幫助我確認身體的恢復狀況,給予我很立即的處理。營養上我很認真的補充碳水和優質蛋白,加速身體的修復和肝醣的儲存。最就是心理上的調適,信仰則帶給我極大的幫助,無論結果好與壞,我都將結果交托仰望給神了。直到3/10出發前往日本的當天,我知道身體已經完全恢復、準備好可以出賽了,剩下的,就是好好享受這趟久違的越野百公里旅程了。

圖片來源: KRT

這趟旅程有太多可以分享的細節了,簡而言之,沒有四躍林道的歷程,就沒有KRT成功的完賽結果。賽事中,我努力的做好體能分配,不斷告訴自己,比賽是80K才開始。起跑後沒多久進入陡峭山徑爬升,我馬上就拿起杖來快走,並盡可能的做好補給、保留體力。

GARMIN fēnix 7 的導航及高度預覽功能帶給我在策略上很大的幫助,它能夠讓我知道接下來的爬升有多少、下一段的環境是如何,讓我能夠做好補給和裝備的準備。

跑步過程中,除了看導航和布條,主要我就做三件事,「前進、吃、禱告」。從中午11:00出發,到凌晨3:30結束,沒有抽筋、沒有想睡覺,心中只有滿滿感謝,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能體會那些瘋狂超馬跑者的感受了。慢,才有時間和精神思考人生、反省自己和感謝,也才能感受到大自然間奇妙的變化和身體的轉變,真的很有意思。

最終成績: 15小時30分,總排名第五名,拿下運動生涯第一面海外越野百公里獎牌。

圖片來源: KRT

後記:

日本選手真的很厲害,第一名的西村選手僅花了12小時08分就完成比賽,他是去年UTMF的冠軍。第二名的選手くれいじーかろ,和我一樣剛完成東京馬拉松賽,但不一樣的是他的完賽成績是2小時22分,5天後以12小時50分完成KRT的比賽。印象很深,他們一起跑就像跑5K一樣快速的離開我的視線,完全是不同等級的水平。我們離世界還有一段距離,大家繼續加油,努力前行,讓國旗飄揚在國際舞台上!